鹅寄生虫病主要有鹅球虫病、鹅蛔虫病、鹅裂口线虫病、鹅毛滴虫病、鹅绦虫病、鹅嗜眼吸虫病、棘口吸虫病以及鹅虱等。
一定要弄清楚你的鹅到底是感染了哪种寄生虫。只有这样才能对症治疗,更快快控制病情,让鹅早日康复,健康成长。
1、鹅球虫病
鹅球虫病主要是由艾美耳属和泰泽属球虫寄生于鹅的肠道以及肾脏引起的一种寄生性原虫病,该病流行范围 广,对**年龄、品种的鹅均可具有较强的感染性,但以幼鹅发病率,死亡率较高。
发病初期,病鹅减少活动,食欲不振,行走不稳,羽毛蓬松杂乱,下水时羽毛容易被浸湿,双眼无神,出现腹泻。接着闭目呆立不动,部分甚至卧地不起,头弯曲伸到背部羽下,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废绝,增加饮水,粪便逐渐从稀糊状变成白色稀粪和水样稀粪,然后排出巧克力色或者浅褐色稀粪,并会黏附在泄殖腔周围,共济失调,食道膨大处含有大量液体。病程后期,病鹅体质渐进性消瘦,出现神经症状,痉挛性收缩,**终由于严重衰竭而发生死亡。
2、鹅蛔虫病症状
鹅的蛔虫病是鸡蛔虫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其生活史简单,属直接发病型,不需要中间宿主。成虫主要寄生在小肠,数量多时,胃和大肠中也会发现虫体。雌虫产生的卵随粪排出,刚排出的卵没有感染能力,若外界温度、湿度适宜,虫卵经9~17天发育,变成感染期虫卵。
病鹅的症状与其感染虫体的数量和本身健康状况有关。感染较轻或成年后感染,一般表现不出症状,患病鹅通常生长缓慢,发育不良,精神不振,羽毛松乱,黏膜贫血,食欲减退并逐渐消瘦,一般不造成死亡。诊断时可通过查粪找虫卵,剖检寻找虫体。
3、鹅裂口线虫病
鹅裂口线虫病,是一种裂口线虫寄生于鹅的肌胃中而引起的疾病。不论大小鹅,夏秋高温潮湿季节均易感染此病,寄生裂口线虫的病鹅为传播者,虫卵随其粪便排岀。
主要危害雏鹅,影响其生长发育,严重感染可导致死亡。对成年鹅的危害不大。
鹅裂口线虫病症状
主要对肌胃造成严重损害,从而表现出消化系统功能的紊乱及随之而来的衰弱等症状。雏鹅对本病特别敏感。
严重感染时,可见病鹅食欲减退,甚至废绝,精神不振,发育受阻,羽毛无光泽,有时有见痢。患鹅体弱,消瘦贫血,嗜睡,衰竭,甚至死亡。成年鹅多为轻度感染,不呈现症状。
4、鹅毛滴虫病
鹅毛滴虫病是由于感染禽毛滴虫而导致的一种原虫性寄生虫病,能够导致大批量鹅发生死亡。该病通常在春秋季节容易发生,主要是几周龄到5-8月龄的鹅容易感染。
症状:潜伏期为6~15天,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类型。小鹅多呈急性型,病鹅体温升高,精神委顿,食欲下 降直至消失,而后出现跛行,活动困难,下痢,有时因坏死 性肠炎和肝炎而死亡。成年鹅呈慢性型,病鹅消瘦,绒毛脱 落。剖检可见肠黏膜卡他,盲肠乳头突黏膜肿胀、充血,并 有凝乳状物;肝脏肿大,呈褐色或黄色;母鹅的输卵管发 炎,蛋滞留,蛋壳呈黑色,黏膜坏死,管腔积液呈暗灰色脓 水样,卵泡变形。
5、鹅绦虫病
鹅绦虫流行范围极其广泛。在一些养鹅场可引起地方性流行,其病原体主要是矛形剑带绦虫。除此之外,寄生于鹅肠管的绦虫还有很多,如片形绉缘绦虫、膜壳绦虫等。但以矛形剑带绦虫危害性**为严重。本病可发生于**家禽的各年龄段。
绦虫对鹅的危害主要是破坏吸取营养、产生毒素和机械刺激,症状严重的程度取决于鹅只被感染程度、年龄大小及机体抵抗力。种鹅感染后,排出淡黄色稀便,并有臭味,时有血便,混有黏液,夹带有水草碎片,食欲减少,而渴欲增加,生长发育不良,并有神经症状,如步态不稳,运动时尾部着地、歪颈、仰头、背卧或侧卧时两脚划动,多次反复发作,突然倒地,头往后仰,滚转几次后死亡。
6、鹅嗜眼吸虫病
鹅眼睛吸虫病又称嗜眼吸虫病,是由嗜眼科的**嗜眼吸虫侵害鹅的眼结膜囊和瞬膜的寄牛虫病。本病广泛发生于长江流域和南方的许多鹅群,感染率很高,有一定危害性。成年鹅易患。
病鹅初期怕光流泪,眼结膜充血,并出现小点状出血或糜烂,或流出带有血液的泪液。眼睑水肿,两眼紧闭。重症病鹅角膜混浊、溃疡,并有黄色块状坏死物突出于眼睑之外,形成脓性溃疡。大多数呈单侧性眼病,也有呈双侧的病例。病鹅初期食欲减退,常摇头、弯颈,用爪搔眼。重症者引起双目失明,采食困难,表现消瘦,**后死亡。成年鹅感染后症状较轻,主要呈现结膜角膜炎,消瘦,母鹅产蛋量下降。
7、鹅棘口吸虫病
鹅棘口吸虫是由棘口科的多种吸虫寄生于鹅的大、小肠、直肠和泄殖腔的寄生虫病。分布广泛,主要危害雏鹅,可全年感染,但以6-8月份为感染高峰季节。
鹅棘口吸虫病表现为食欲不振,下痢,贫血,消瘦,生长发育受阻,严重的可引起死亡。
8、鹅虱
鹅虱是藏于鹅体羽毛内的寄生虫。虫体小,形状象牛身上的虱子。鹅虱子数量多时,鹅贫血消瘦,产蛋**减少,如果雏鹅感染严重,则有可能大量失血造成死亡。
春季鹅虱大量繁殖,吞噬鹅羽毛的皮屑。虽不引起鹅死亡,但可使鹅体奇痒不安,羽毛脱落,有时甚至使鹅毛脱光,民间称之“鬼拔毛”。鹅只表现不安,影响母鹅产蛋率,抵抗力有所**,体重减轻。
无论是体内还是体外寄生虫都会对鹅造成严重危害,如机械性的损伤,即寄生虫侵入体内或者吸血昆虫叮咬体表,在寄生虫移行过程中都会形成机械损伤,如创伤、出血、发炎、肿胀、萎缩、挤压、堵塞、破裂以及穿孔等,从而影响机体的营养吸收,引起肠炎;夺取机体血液和营养,即部分寄生虫通过体表吸入或者口食人的方式,吸取机体营养供给自身利用,部分甚至会直接吸取机体淋巴液或者血液作为营养来源,导致机体营养不良,体质消瘦或者发生贫血,抗病力减弱,生产性能下降等;传播疾病,即寄生虫会在侵入机体的同时直接将某些病原微生物带人体内或者有利于其他病原的侵入,从而使其出现发病。
1、鹅球虫病
(1)氯苯呱每千克饲料中加入IODmg,拌匀后饲喂,连用 10天,供屠宰前5~7天应停药。预防减半。
(2)球痢灵每千克饲料中加250mg,连喂3~5天。预防减半。
(3)球虫净每千克饲料中加入125mg,屠宰前4天停药。
(4)克球多每千克饲料中加250mg治疗用,预防用减半,屠宰前5天停药。
(5)广虫灵每千克饲料中加入100~200mg拌匀后喂,连喂5~7天。
(6)青霉索饮饲每100只鹅用青霉索30万单位,以15万单位拌人湿料中,15万单位放人500-700ml清水中自饮,水量以1-2**内饮完为好,连用3天,疗效**。
2、鹅蛔虫病
发现鹅群已经患上蛔虫病时,可用球必克(每千克体重0.25克,饮水或混饲投服,也可灌服),甲苯咪唑(每千克体重30毫克,1次喂服),左咪唑(即左旋咪唑,每千克体重25~30毫克,饮水或混饲),驱虫净(即四咪唑,每千克体重60毫克,混饲),丙硫苯咪唑(也叫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10~25毫克,混饲),越霉素A(每吨饲料5~10克,连喂30天以上)等药物。
3、鹅裂口线虫病
治疗可用左旋咪唑25毫克/千克体重,通过饮水给药,驱虫率可达99%;甲苯咪唑以100毫克/千克体重内服3天,也能获得满意效果。
4、鹅毛滴虫病
1.可用甲硝唑片 (灭滴灵),每只病鹅每天100~200毫克,分2次投服,连用7天;
2.或用阿的平(或氨基阿的平)每千克体重0.05克; 也可用雷佛奴尔每千克体重0.01克,按上述剂量溶于12毫升水中,逐只喂服,24**后重复喂服1次。
5、鹅绦虫病
方法1:治疗该病可用复方伊维菌素0.5g/kg体重加入饲料中,拌匀后供其自由采食。
方法2:也可采用硫双二氯酚取适量加入饲料中,混饲给病鹅服用,不过此种方案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不同品种和病情不同的,用药量和疗程要酌情减少。
7、鹅棘口吸虫病
驱虫可使用氯硝柳胺(每千克体重100~150毫克,1次口服)、丙硫苯咪唑(每千克体重15毫克,1次口服)、硫双二氯酚(每千克体重100~200毫克,配成混悬液,分两次口服)和吡喹酮(每千克体重10毫克,1次口服)等药物。
8、鹅虱
已有鹅虱的鹅可用0.5%的敌百虫粉剂喷洒羽毛。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清洁卫生 成鹅与雏鹅分开饲养,能采用笼养或网上平养的禽类,不要散养。散养鹅要保持场地干燥清洁,减少与粪便接触,而且粪便要集中堆积发酵,以**虫卵。
2、饲养场地保持清洁干燥,不在低洼潮湿及被球虫污染地带放牧。
3、定期驱虫,幼鹅于60、120日龄各用药驱虫一次。在有蛔虫病史的鹅场,每年进行两次驱虫,分别于2月龄和冬初进行;成年鹅分别于每年秋季驱虫一次,散养鹅每月驱虫一次。成鹅每年要在春、秋、冬三季都适时进行**驱虫,再根据虫体需要20天才能够成熟。如果鹅场条件允许,还要及时**剑水蚤,从而**消灭中间宿主。如果池塘已经污染剑水蚤,要立即将水完全排出,然后重新灌入新水,或者在水中添加适量的化肥、农药,都能够**剑水蚤。
4、预防药物,可选用复方甲基异恶唑按0.02%配比混于饲料中饲喂,用氯苯胍120-150mg/kg饲料,或在水中加入80~120mg/L饮服,连用4~6d;还可用磺胺六甲氧嘧啶,按0.05~0.1%配比混于饲料中饲喂,连用3-5d。
鹅寄生虫病主要有哪些,鹅寄生虫病的症状是什么,鹅寄生虫病怎么治疗
2022/12/29免责声明
1、本文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
2、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版权若有侵犯,请在发表之日起30天内联系本网(致电我们或发邮件:[email protected]),我们将在**时间内删除。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官方微信
移动站